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外阅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有效融合。
——侯春艳
“快乐读书吧”,是一个全新的栏目,是统编本教材“倡导大量阅读、加强课内外沟通”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落实课标建议的一个重要手段。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大多教师对“快乐读书吧”栏目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因此教学中常常出现目标不明、任务不清、教学形式单一、过程跟进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快乐读书吧”无法充分地发挥其应有作用。那么,如何更好地落实“快乐读书吧”栏目的编排意图,真正通过“快乐读书吧”沟通课内外的阅读,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呢?
笔者与团队在使用统编本教材的三年中,不断实践、反思、摸索、改进,对“快乐读书吧”栏目的教学提出了以下五方面的思考。
一、解读用心是前提
教师对统编本教材的准确定位,是用好“快乐读书吧”的前提。
“快乐读书吧”的编排意图何在?统编本教材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渠道倡导大量阅读,并通过“快乐读书吧”栏目,把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用再到处寻觅处方和清单,所以,“快乐读书吧”主要解决的是“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
“快乐读书吧”的编排内容有哪些?我们先来看1~3年级每一册教材“快乐读书吧”栏目安排的内容及阅读要素:
从上表可以看出,“快乐读书吧”的编排是按照文类进行整体设计的。每一次安排的内容各不相同,又各有侧重。阅读要素前后衔接,阅读方法明确具体,阅读能力要求逐层上升。
这就提示我们,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要注重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接触各种文体类型,激发阅读各种类型读物的兴趣,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掌握一些读书方法。通过提升阅读总量,发展语言文字理解与运用的能力,进而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目标合理明方向
教师在教学“快乐读书吧”时,在目标设计上要指向长远,要把激发兴趣、渗透方法、提升素养的目标作为统领性、长远性的目标。同时,还要关注每一次“快乐读书吧”所指向的阅读要素,通过阅读要素的落实来合理制订本次“快乐读书吧”的教学目标,进而引领整个学期的阅读。
如二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安排的是“读读童话故事”,小贴士提示:看书的时候要看看书的封面,找找书名和作者;每次读完书,要把书收好,不把书弄脏。围绕本次学习要点,拟定教学目标时要把“读封面”定位为最核心的内容,同时兼顾阅读兴趣、阅读分享等长远性目标。如笔者拟定的目标:
1. 产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
2. 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书名、作者等信息,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3. 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二年级下册的“快乐读书吧”安排的是“读读儿童故事”,小贴士提示:要学会看书的目录。围绕本次学习要点,可以拟定教学目标如下:
1.学会看目录,能通过目录大致了解书的主要内容。
2.借助目录自主选择喜欢的故事,知道要读的内容是从哪一页开始的。
3.产生阅读儿童故事书的兴趣,乐于分享阅读感受。
三年级下册的“快乐读书吧”安排的是“读读寓言故事”,小贴士提示了阅读寓言的方法:读寓言,先要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围绕本次阅读要素及长远性的目标,我们的教学目标可以是:
1.能产生阅读的兴趣,能自主阅读“读书吧”中推荐的《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三本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2.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3.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以上三个教学目标都围绕每一次的阅读要素,既各有侧重,又螺旋发展。同时又都注重了兴趣、方法,强调了分享交流,这是落实统编本教材“激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的全课程目标在每一次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要说明的是,“快乐读书吧”的目标不是在一节课里就可以完全实现的,而是需要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在阅读实践的过程中逐步落实。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设计一堂课的能力,更要有全学期乃至全学段阅读课程的设计能力。
三、巧设活动激兴趣
“快乐读书吧”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体会、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同伴互助的阅读中感受阅读乐趣,提升阅读能力。
学生是学习存在的中心。“快乐读书吧”的教学活动设计要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在一年级下册的“读读童谣和儿歌”中,我们设计了如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
聊书:学生互聊自己喜欢看的书、读到过的内容。
读书:借助拼音自主读《摇摇船》《小刺猬理发》,全班拍手读,男女生比赛读,带上动作读……
交流:和同伴说说这两首儿歌哪里让自己感受到快乐。
展示:说说自己读过的童谣,背诵熟悉的儿歌,展示自己读过的书籍。
推荐:给同学推荐自己读过的优秀儿歌或童谣书籍。
再如三年级下册“读读寓言故事”的教学,我们设计了如下学生活动:
猜:看图猜测寓言故事题目,回顾寓言特点。
讲:讲述课前布置阅读的寓言故事,自主读懂寓言故事内容。
比:比较《曲突徙薪》《愚公移山》两个寓言故事,发现异同。
寻:寻找生活中的“固执怪” 和“坚持星”,联结生活,深入理解。
用:运用所学的阅读寓言的方法(读懂故事—读懂寓意—联系生活),自主读寓言《学奕》。
以上两个课例,均通过一次次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推进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如“读读寓言故事”的教学中,通过“猜、讲、比、寻、用”等环节的学习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学生在“猜寓言”环节兴致高涨,在“寻人物”的环节静思默想,在“用方法”的环节进一步获得阅读的成功感。
四、方法有效重迁移
“快乐读书吧”的教学还要注重兴趣与方法并重。学生在课内所学习到的阅读方法,要能迁移到日常的阅读当中,从而保证阅读的可持续性。
如教学二年级上册“读读童话故事”时,可以通过《小鲤鱼跃龙门》这本书,让学生认识书封面的基本信息。但是仅有这一本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带上自己最喜欢的书,互相交流从书的封面得到的基本信息。二年级下册“读读儿童故事”推荐了四本书,阅读的要素为“学习看目录”。教学时可以采用“1+X”联读方式,以一本书为阅读交流的重点,了解目录的作用(提示内容和位置),再运用这样的方法学习看其他三本书的目录。三年级下册“读读寓言故事”安排了《中国古代寓言》中的《曲突徙薪》,教师就要以此篇寓言为抓手,结合教材的小贴士提示,引导学生发现读寓言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来读读其他的寓言,让读寓言的方法在阅读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巩固。
方法的迁移也可以是从课内精读课文学习到课外阅读的迁移。如二年级上册的课内阅读中,学习了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难懂的词语,这样的方法也可以迁移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阅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读书吧”中所提到的一些阅读方法外,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读读寓言故事”时,可引导学生进行单篇之间的比较阅读,如比较阅读《曲突徙薪》《愚公移山》,发现两个故事的异同(相同点:别人都曾劝说过主人公,但他们都没有听取别人的劝告。不同点:一个家里失火;一个感动上天,搬山成功)。可以比较《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中的《狐狸和葡萄》在描写上有什么不同,还可以比较表现类似寓意的《中国古代寓言》中的《黔之驴》与《克雷洛夫寓言》中的《狮子和狐狸》所写的又有什么不同,也可以在全学期阅读任务完成后,进行三本寓言故事集之体例的比较。如《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往往用成语作题目,成语本身就是故事内容;《伊索寓言》大部分故事的结尾都会用一两句话点明寓意;《克雷洛夫寓言》都是散文体、诗歌体。
三年级上册有预测策略的学习单元,这样的方法也同样可以迁移到阅读指导的过程中,让学生读题目预测书的内容,读目录预测书中的小故事内容,或者出示一个场景,预测接下来的情节。
总之,“快乐读书吧”的教学,要让学生既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又学习到好的读书方法,并自然地实现阅读方法迁移。使得学生在有梯度、有系统的训练中提升阅读素养,成为一个优秀的阅读者。
五、过程指导有跟进
“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往往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无论是导读课还是交流课,都只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个阶段,不足以展现“快乐读书吧”的实践路径。教师要特别注重阅读的延展性和持久性,要将学习的内容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从一堂课的阅读向日常阅读延续。“读书吧”的教学要打破课的界限,打破课内与课外的界限,呈现全过程的指导与评价。
(1)读前导读,制订计划。在读前的导读阶段,除了兴趣的激发、方法的渗透,还需要指导学生制订有效的阅读计划。如可以让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建阅读小组,共同制订阅读时间、阅读进度,小组交流时间、地点、方式等。
(2)读中激励,持续阅读。在全学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不定期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给学生提供展示阶段阅读成果的时机,鼓励学生积极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并且要定期检查学生阅读计划的完成情况,表扬那些做得好的、能按照计划阅读的学生;对于那些坚持不好的学生,要通过同学互助、家长参与共读等方式来督促激励。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还要就阅读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比如: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怎么办?碰到不理解的地方怎么办?不想读了怎么办?阅读记录怎么做?怎么利用书前的导读页来读书?……
(3)读后展示,交流分享。阅读分享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
展:可以让学生展示读书记录卡、人物卡、启示卡、座右铭卡、读书小报、制作的腰封、所做的目录、梳理故事的思维导图等等。
讲:可以安排课前3分钟讲,也可以根据给定的关键词讲故事,如友谊寓言、理想寓言、志向寓言、穷人寓言、狐狸寓言、马车寓言……
读:可以把自己认为这段时间读的某本书中最有趣的句子或故事读给同学们。
演:可以演一演读过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
奖:可以奖励“计划之星”“记录高手”“优秀读者”……并让获奖的同学发表获奖感言。
温儒敏教授说,“语文课改,读书为本”。作为教师,我们要思考如何把“快乐读书吧”作为触发器,由点及面,由一本到一类。通过“快乐读书吧”的教学,激发、维持、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正让课外阅读融入教学的方方面面,让学生的阅读向纵深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原文载于《小学语文教学》会刊版2019年第8期“关注新教材”栏目)